2025年9月4日,深圳市多智汇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成功举办 “加快推动专利产业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圳市专利转化对接系列活动——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转化对接专场(一)。本次活动采用 “线下 + 线上” 结合的模式,通过 “多智汇微信视频号平台”,借助互联网直播引流,面向全国中小企业、高校等目标群体开展推介。活动线下+线上参与人次在1200人以上,突破了地域限制,实现资源高效整合与广泛覆盖。
作为该系列转化对接的首场活动,活动邀请到深圳大学专职副研究员徐永正及多智汇知识产权创始合伙人、资深代理师鲁华出席。活动主要聚焦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以高价值专利转化为重要抓手,明确高校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的精准对接这一核心目标,通过专家分享与项目推介,构建起高校与企业间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桥梁,助力创新链与产业链实现深度融合。
活动开场,多智汇知识产权主持人柯钰仰从政策与实践双维度切入,系统解读专利转化相关政策的核心意义。依托国家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优势,通过多样化转化模式解析与典型成功案例分享,为参会者清晰构建专利转化对接的认知体系,并向参会企业详细讲解了专利转化相关的资助政策及知识产权质押金融服务细则,阐释了专利转化的实践价值。
在技术项目推介环节,深圳大学徐永正研究员带来了精彩的项目分享。其围绕公司核心团队展开介绍,充分展示了团队的研发实力;同时详细阐述了此次推介项目的核心技术优势——该技术是国内首次实现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飞秒激光全自动制备技术。目前,团队已成功研发配套装备并达成规模量产,不仅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壁垒,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纤传感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了大规模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中国制造”,还荣获2023年度 “中国光学产业十大技术奖”,这一荣誉充分凸显了该技术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与行业内的高度认可。
此外,徐永正研究员还通过相关产品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油井勘探、海洋安全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应用案例,进一步凸显了该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
此次活动通过聚焦全链条需求并输出多维度实用内容,有效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为海洋工程装备技术领域转化搭建起专业化、高效率的交流对接平台。同时,让参会企业对专利转化的概念、意义、实施形式及配套政策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后续,深圳市多智汇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将持续发挥专业服务优势,继续通过组织相关活动,来搭建产学研合作对接交流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标准保护、高效益运用、高水平管理,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若有意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交流群。
编辑:多智汇知识产权